• 作者:牡丹
  • 积分:12609
  • 等级:专家教授
  • 2019/6/5 20:31:39
  • 楼主(阅:79846786/回:0)伊朗文化之都设拉子市


    设拉子被称为诗人之乡是因为中世纪两个伟大波斯诗人哈菲兹和萨迪就安葬在这里。在今天的设拉子,你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学气息。1979年后的设拉子被伊朗称为文化之都。



    萨迪和哈菲兹在波斯文学中占有重要位置,例如今天伊朗语族都是将他们的作品作为民族教育,中国经堂教育就是吸收他们的作品,他们作品于明代传入中国。


    下面是介绍哈菲兹和萨迪陵园。



    著名的哈菲兹陵园(Aramgah-eHafez/TombofHafez),坐落在离市中心不远的地方,是设拉子著名的旅游胜地。


    沙姆思.奥丁.穆罕默德(ShamsoddinMohammad,约1320~1389),笔名哈菲兹(Hafiz),意思是“能背诵《古兰经》的人”,据说他幼年就能写诗和背诵《古兰经》。哈菲兹的诗歌数量很多,留下来的有五百多首,咏叹春天、鲜花、美酒和爱情,呼唤自由、公正和美好的新生活,感情真挚、联想丰富、寓意深刻、富有哲理,充满浪漫主义精神,被公认为波斯抒情诗的高峰。哈菲兹是古波斯最著名的诗人,深受波斯人民喜爱。


    陵园占地面积很大,到处都是绿色植物,绿树成荫,一片清凉。走过几十米长的行道,踏上高高的几级石阶,穿过柱廊,就是安葬哈菲兹的地方。


    萨迪(SadiMoshlefoddinMosalehSadi,1208~1292),出生在设拉子,十三世纪著名诗人,创作有著名的长诗《果园》和《蔷薇园》,还有流传下来的600多首抒情诗,这些诗歌通过对花鸟、清水、美女、静夜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向往。


    《蔷薇园》起句“亚当子孙皆兄弟”,被联合国奉为阐述其宗旨的箴言。



    萨迪的作品对后世影响很大,其诗歌语言成为波斯文学的典范,为人们历代传诵。他的作品不仅在伊斯兰世界享有崇高声誉,在世界文坛上也有一席之地,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设拉子古城进城路口的街心花园里,有一尊萨迪雕像,清楚地表明萨迪与设拉子城的联系。


    虽然到达时这里正在进行修缮维护,但眼前的树木、建筑,依然能让人真切地感受诗歌的氛围。


    萨迪的石棺安放在圆形的厅里,厅外是长长的走廊。


    正对入口的墙上浅色大理石上刻着萨迪的诗,左右是刻有萨迪诗句的四块蓝色瓷砖,人们在这里追忆诗人、获取灵感,感受诗歌魅力。


    离此不远处,有向下的石梯,沿石级下去,是古代的供水系统——坎儿井,现在已经停用,成为供人们参观的景点。有人在这路就地开设了冷饮店,卖设拉子传统的用糖和面做的冰淇淋,设拉子人很喜欢这种食品。


    设拉子,有诗人的灵感,文学的气氛。如果喜欢波斯文学,一定要来设拉子看一看,感受一下诗歌的氛围。








    热爱生活
    帖间广告位0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表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