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菜里口味最为特别的就是巴伊亚菜系(Culinária Baiana)。如同城市建筑、宗教、音乐等一样,萨尔瓦多的美食风格和烹调技术也是在深厚渊源基础上的“混搭风”。萨尔瓦多美食的主基调是印第安人和西班牙的烹饪技术,又融入了非洲食物特色。特别是巴伊亚是农业大州,宜农面积达3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第三位,占总面积的56%,农作物主要是甘蔗、木薯、大豆、玉米、可可豆、椰子等,就地取材很便利。
巴西的招牌菜“奴隶饭”(Feijoada)就是起源于萨尔瓦多。相传以前庄园主把厨房切下不要的食材,比如说猪尾巴、猪耳朵、肉肠边角料等扔给奴隶们接着吃。有一位奴隶主发现,他的奴隶身体越来越强壮,脸色也越来越好。奴隶主以为奴隶们偷吃,就暗中偷偷监视。原来,奴隶每次将这些“上不得台面的”食材,加些豆子、玉米之类混炖到一起,再配上一些奶油树薯粉(Farofa),吃后体力充沛。现如今,“奴隶饭”现在早入大雅之堂了,成为巴西国民大众菜。
到了海边,自然还是以海鲜大餐为主。找到一家是据说最为地道的巴依亚风味餐馆“小玛丽亚”(Dona Mariquita)。点菜全部交由当地陪同,唯一的要求是点“硬菜”。
萨尔瓦多焖海鲜(Moqueca)是第一选择,这道菜算得上是巴西菜的开山鼻祖,也是巴依亚洲菜肴的代表,驰名海内外。这锅菜用鲜鱼、鲜虾、螃蟹或什锦海鲜加棕榈油、椰奶酱熬煮而成,再加上巴伊亚人喜食的红辣椒,香鲜辣爽,滋味堪比川菜。次日在佩洛里奥广场的一家本地菜餐馆里,我依然点了这一道,百吃不厌啊。
其他值得推荐的菜就是:海鲜浓汤(Vatapá),用鲜虾、虾米、鲜鱼、花生、椰奶、棕榈油和面包熬成的浓汤;奶油薯泥煮海虾(Bobó de Camarão)作料是树薯泥、鲜虾、棕榈油和椰奶。
看见了吗?做好巴伊亚菜的法宝就是棕榈油和椰奶,再加虾米、辣椒、鱼或海鲜。还有一种用棕叶包起来的糯米椰子糕,很有南方糯米糕的风味。棕榈油和椰奶的材质比较油腻,但如果在这些汤汤糊糊里搅拌进米饭或木薯粉食用,并不觉得厚重。还可以配上巴西特色的鸡尾酒,基底是冰甘蔗水,加入薄荷、柠檬和朗姆酒,解渴又解腻。
同行的朋友还推荐了一款当地最有名的小吃Acarajé,起名巴伊亚“肉加馍”,其实是用木薯粉摊成小薄饼,里面加上用棕榈油炸过的花生、Vatapá、虾米等,咸鲜加海味十足。
萨尔瓦多早就是一个国际化的港口城市,这里有很多经营异国菜系的餐馆。于是,离开萨城最后一顿晚餐是佩洛里奥(Pelourinho)区的一家意式餐厅“PYSCO”。所有位于上城的餐馆都是不显山不显水,进去之后才发现是别有洞天。选在阳台上的一条长桌上坐下,凭借着从上城俯瞰下城的优越地势,远方的海在夜幕中隐约可见。
海风的清凉带来了热带特有的气息,伴随着经典的意式菜肴和甜点,萨尔瓦多的多面性再一次无比深刻印在了记忆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