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和巴基斯坦的接触,在王夏英的心中留下好奇的种子,也让她看到了未来发展的可能。2002年,在巴国友人的邀请下,王夏英第一次来到巴基斯坦进行商务考察。“我当时准备做货柜生意,考察的地点位于白沙瓦。那时候白沙瓦非常安定不像现在这般动乱,居住在那边的巴基斯坦人家里条件也非常不错。”第一次的巴基斯坦之行,给了王夏英极好的印象,在提起过去的白沙瓦时,王夏英的语气中充满了浓浓的惋惜。
2005年,王夏英在经过一番衡量后,终于决定到巴基斯坦从事外贸生意。当时,她带了一货柜的外贸产品准备运送到巴基斯坦,然而中国的商品运送到巴基斯坦并非易事。首先得用远洋货轮将货柜运送到巴基斯坦第一大海港城市卡拉奇,再由卡拉奇陆运到阿富汗与巴基斯坦边境,然后再运送到白沙瓦,最后再把货物发送到巴基斯坦的每个城市。
“多亏了一位做布料生意的巴基斯坦朋友帮助,才能使原本高昂的关税降到最低,给我减轻了不少压力。”王夏英回忆起第一笔生意时,认为运气的成分居多。
原来,在2005年,巴基斯坦北部地区发生了7.8级的强烈地震。地震发生的前一天,王夏英正和朋友在巴控克什米尔首府穆扎法拉巴德进行市场调研。由于对当地的食物、气候非常不适应,她无奈之下回到了拉合尔。第二天,地震消息传来,穆扎法拉巴德至少有一半的建筑物化为废墟,这场地震的余震还使得首都伊斯兰堡一座13层标志性建筑物倒塌,在这样的危险环境下,王夏英还未来得及处理完货物便将其托付给朋友,匆匆回国。
“这次的经历只能用幸运来描述,一方面我提前离开了穆扎法拉巴德,避免了生命危险;另一方面,即使货物没有卖完,巴基斯坦朋友依然信守了承诺,在帮我处理完货物后将货款如约转给了我。”在王夏英看来,真正有契约精神的巴基斯坦人,他们非常信守承诺,值得交往。
这次地震,中断了王夏英的商业行动,但没有扼杀她那蠢蠢欲动的心。 2006年,王夏英“整装”再出发,于拉合尔开了一家店面,专门从事门把锁销售。
王夏英告诉《华商报》记者,当时一个货柜从中国运往巴基斯坦的所有成本大约在60万人民币左右,剔除巴基斯坦这边的店面以及销售成本,一个货柜的门把锁最终能够获利18万左右。由于利润十分可观,王夏英在尝试了一段时间后决定扩大规模。
2008年,王夏英和朋友一起合作,投入了2000万人民币来进行门把锁贸易,当时他们一共购买了整整13个货柜的产品。
“当我们的货物还在印度洋上飘荡时,全球金融危机开始了。卢比对人民币的汇率一下子从88比1降到了13比1, 在中国用于生产门把锁的原材料也从5万一吨跌到2万一吨。那飘在印度洋上的13货柜门把锁瞬间变成了烫手的山芋。”王夏英明白,这一趟贸易想收回成本已是天方夜谭,“在2008年到2009年期间,我们一共亏损了超600万人民币。”对于亏损,王夏英表现的比较淡定,因为她深知不是每一笔生意都稳赚不赔,多年商海沉浮的经验让她没有一溃千里。
屡遭挫折没有击倒出身于商业世家的王夏英,她反而越战越勇。在经历了数年的蛰伏后,王夏英决定“再战”巴基斯坦门把锁市场。
2015年,鉴于货物清关费上涨以及原材料价格上升,拥有十几年门把锁贸易经验的王夏英联合另外2位投资人在巴基斯坦拉合尔投资建设了一家门把锁生产工厂,期望实现门把锁的生产销售本土化。
“建厂初期,我们的预算成本大概为400万,但由于工艺程序、原材料、人工成本等原因,建厂的成本达到了1000万。”高昂的投入没有吓退王夏英,“既然想要实现生产销售本化,就不要左顾右盼,畏首畏尾。”
事实证明王夏英的抉择是对的。之前,巴基斯坦人从中国采购门把锁,其流程繁琐,往往从采购到提货需要近两个月的时间,而本地订货只需要不到一周的时间就可以提货,并且如果出现损坏还能立即返厂重新发货,这无形中给巴基斯坦销售渠道商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为税收、电费、建厂费等原因,我们在巴基斯坦建厂后所销售的门把锁并未比国内的门把锁便宜,甚至还高出10卢比每把,但巴基斯坦渠道商们仍旧选择我们所生产的产品,他们看到了本土生产给他们带来的便利。”在谈到当初的选择时,王夏英颇为自豪。
经过了两年多的发展,现如今的工厂已颇具规模。在生产方面,其不仅拥有超3400平方米的厂房操作平台,还聘用了近140个巴基斯坦员工,年产门把锁75万个。在技术方面,从电镀、压铸到横冲、剖光、拉丝,再到锁体、锁芯等一系列工艺都已完备,这些技术在中国最起码需要经历5个不同的工厂程序才能完成。
王夏英给《华商报》记者算了一笔账:销售价格为30元人民币一把的门把锁,其成本为25元人民币,利润空间为5元。以工厂如今年产量75万把来算,一年将近有400万的利润。
“之前工厂共有3个股东,其他两个都是巴基斯坦人,因为他们对前期巨大的投入有所顾虑,并且与国人的办事效率有些差异(你懂的),为了不错过工厂发展的黄金期,他们在2016年年底和2017年年初就选择逐步退出,现如今的工厂只是我一人控股。”眼看着生产和销售都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王夏英心中对于在巴基斯坦“东山再起”的执念慢慢放下。
“虽然在巴基斯坦坎坷的奋斗了十几年,但现在对于我来说才算是正在起步。未来,我希望在五金方面大展拳脚,增加2-3个新项目。2018年下半年, 我计划再投资3000万左右,来扩大工厂的生产规模。”在阐述对未来的规划时,王夏英毫不避讳的向记者表示需要引进投资,她非常欢迎在五金方面靠谱、有实力的投资人一起合作,把中国人在巴基斯坦的五金项目做大、做强。
从2002年到2017年,王夏英坎坷的巴基斯坦奋斗之旅终于迎来转变,她用15年的时间证明了女性创业者在巴基斯坦依然能够有所建树,也为全体在巴华人树立的榜样。在采访结束时,王夏英笑着向记者表示:“我还要在巴基斯坦奋斗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