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概况
目前,巴基斯坦共有各类大中型电厂(站)66座,其中火电厂21座,燃气电站15座,水电站22座,核电站2座,风电站2座,太阳能电站1座,此外还有一批私营独立发电企业(IPP),总装机超过23吉瓦。其中,巴基斯坦国家电力公司(PEPCO)辖区装机量约为2281.2万千瓦,其中火电1528.9万千瓦,水电677.3万千瓦,核电75万千瓦;PEPCO辖区实际电力需求约1800-2000万千瓦,实际发电能力约1200-1400万千瓦,缺电600万千瓦。巴基斯坦电网建设落后,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程度不高,输电损耗大,输电和窃电损失占总供电量的近25%。总体而言,巴基斯坦电力供应紧张,夏季用电高峰期时,城市每日停电时间可达12小时,农村每日停电时间可达16小时。
巴基斯坦水利和电力部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3月巴基斯坦总装机容量为29.74GW。2017财年居民用电占电力消费量的50%、商业用电占8%、工业用电占26%、农业用电占10%,2016财年的比重分别为46%、7%、27%和9%。
中巴经济走廊早期收获项目能源项目占很大比重。目前,萨希瓦尔、卡西姆港两座大型燃煤电站和萨察风电、吉姆普尔风电、大沃风电等一批新能源项目投产发电,走廊能源项目全部完工后,将为巴基斯坦增加约11000MW电力供应,大大缓解巴能源紧张。依托走廊,到2020年前后巴电力供需有望初步平衡。
发展规划
能源电力主管部门是水电部、石油和自然资源部等。根据《2030年远景规划》,主要目标是:
(1)采取PPP、BOT等方式,加快以印度河为主的河流大中型水电站建设,力争2030年将水电发电量由目前的646万千瓦提高到3266万千瓦;
(2)开发预计储量达1800亿吨的塔尔煤田,大力发展火电站建设,争取在2030年达到2000万千瓦装机量;
(3)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预计可开发储量由现在的8.4亿桶和515亿立方英尺分别提高到270亿桶和2820亿立方英尺;
(4)2030年核电装机目标88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970万千瓦;
(5)通过私有化等措施提高水电和电网管理部门工作效率,升级更新输电网络。
在电力方面,最新出台的《2013年国家电力政策》中,提出了增加发电容量、重点开发火电和水电平抑电价、提升发电效率、打击燃料供给中的偷盗和掺假行为、提高输电效能、提高配电系统效率等,提出了近、中、远期任务,并且明确了到2017年的具体发展指标:消除电力短缺并从2018年开始出现电力盈余;每度电成本降至10卢比左右;输电损耗率降低至16%左右;电费收缴率提升到85-95%;缩短电力行政部门的决策时间,并根据高效、竞争和可持续原则来制定电力政策。
贸易关系
巴基斯坦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以及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创始成员国之一;是南盟自由贸易区成员国之一;与中国、马来西亚、斯里兰卡签有自由贸易协定;与伊朗、毛里求斯和印尼签有优惠贸易协定;与阿富汗签有转口贸易协定。
海外投资
巴基斯坦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是中巴经济走廊,其项下包括铁路和公路网、天然气管道、工业园区以及瓜达尔港等大型项目,走廊将连通中国西部和巴基斯坦全境,促进区域互联互通和经济增长。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7年当年中国对巴基斯坦直接投资流量6.78亿美元。截至2017年末,中国对巴基斯坦直接投资存量57.16亿美元。2006年11月26日,由胡锦涛主席亲自揭牌成立的海尔一鲁巴经济区为中国企业在巴基斯坦投资兴业提供了新的平台。该区位于巴基斯坦第二大城市拉合尔,是中国商务部批准设立的首批“中国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之一,也是巴政府批准建设的“巴基斯坦中国经济特区”,是中巴合作五年规划的重点项目之一。
重要项目
中国企业近年来在巴基斯坦已完成的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包括:中巴友谊中心(上海建工)、曼格拉大坝加高项目(中水对外)、南迪普联合循环电站(东方电气)、喀喇昆仑公路升级改造一期项目(中国路桥)等。在建的重要项目有:尼勒姆杰勒姆水电站项目(葛洲坝集团)、伊斯兰堡新机场航站楼项目(中建)、拉合尔橙线轨道交通项目(北方国际)、恰希玛核电站三期和四期(中核)、比基联合循环燃气电站(哈电)、巴洛基联合循环燃气电站(电建)等。
机遇挑战
巴基斯坦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市场开放,法制较为健全,发展潜力巨大。过去5年来,得益于巴基斯坦政府大力发展经济及中巴经济走廊的积极推动等因素,巴基斯坦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这个拥有2亿多人口的巨大市场正在不断释放出巨大力量。得天独厚的外交、人文、地理和经贸合作优势,已经使巴基斯坦成为中国企业在海外耕耘的一片热土,成为许多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一站。
要充分利用巴基斯坦的自然资源、市场、区位和劳动力优势,抓住巴基斯坦经济发展的机遇,合规经营,开展形式各样的投资合作和良性竞争,又要审慎研判该市场的安全风险,努力破解安全立足、安全发展这一难题,更好地适应穆斯林宗教文化,更全面地融入当地社会,更科学地管理中外员工,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