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星洲日报》8日报道,马来西亚央行此前维持隔夜利率政策(OPR)不变,11月8日却突然宣布从11月16日起下调法定储备金(亦称法定存款准备金,SRR)50个基点至3%,出乎市场预料。有经济学家相信这旨在强化马国内金融市场流动性,预期有望为市场注入额外73.5亿马币资金。
马来西亚央行发文告表示,将法定储备金率从现有的3.5%调低至3%,从11月16日起生效。“调低法定储备金率是为了确保本地金融市场有充裕的流动性,这将有助扶持本地金融市场有效运作,同时促进银行机构更有效率进行流动性管理。”不过,马来西亚央行强调,法定储备金率只是管理流动性的工具,不应将之视为货币政策立场的讯号。
“隔夜政策利率仍是反映货币政策立场的唯一指标,而马来西亚央行货币政策将在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后进行公布。”马来西亚央行上一次调低法定储备金率是在2016年2月1日,将利率从4%调低至3.5%。
有助舒缓银行系统流动性
中华总商会社会经济研究中心执行董事李兴裕认为,马来西亚央行突然降低法定储备金率确实叫人有点意外,反映出市场银根可能趋紧,有望为资金市场注入至少73亿5000万马币游资。
“这将有助舒缓银行系统的流动性、减轻融资成本压力,以及促进信贷增长。”他说,马来西亚央行虽不愿市场将法定储备金率调降与货币立场变化相挂钩,但这难免会让人联想马来西亚央行会否在明年首季调整利率政策。“马来西亚央行在最新的货币政策文告中并未关闭减息门户,可能在国家经济增长面对风险时减息相助,因此马来西亚央行会否在明年初降息仍有待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