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农产品出口在创造纪录 |
信息来源:网络 信息发布时间 :2021/10/31 21:37:20 |
2020年是个标志性的年份:在现代历史中,俄产农产品出口首次超过进口。据农业部“农业出口”中心数据,去年农产品海外出口额达到307亿美元。 截止到10月24日,俄罗斯共出口了267亿美元的农产品。与一年前同期相比,从资金收入看,增长了20%。也就是说,出口计划是280亿美元,但2021年显然在超额完成中。 未满10个月时间,出口海外的油脂产品几乎增加了1.5倍,肉制品和奶制品增加了30%,谷物增加了12%。 俄罗斯在谷物出口市场是世界级的翘楚。但以前并非如此: 苏联在其存在的最后10年中,一直从国外购买谷物。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谷物领域危机重重,仅从2010年开始,收成才开始上扬。预计今年的谷物收成约为1.23-1.24亿吨。以前,实现如此收成是特别现象,但现在已是稀松平常。 俄罗斯农产品出口到150个国家。主要的买家有欧盟、土耳其、中国、韩国和哈萨克斯坦。2020年,中国在购买俄产农产品方面超过了所有国家。 但据“俄罗斯农业银行”农业领域鉴定中心主任安德烈·达理诺夫向卫星通讯社介绍,中国今年可能将失去这个位置。 他说:“中国方向,今年不太顺畅,与去年相比,出口可能缩减8-10%。主要原因是,中国因新冠疫情拒绝购买俄产鱼类产品。但另外一些方向却有增长之势,比如肉类、禾本科植物、奶类制品、油脂和酒精类饮料。值得强调的是,中国购买俄产农产品大大超越东亚其它国家。位居第二的是韩国,因将中国拒绝进口的明太鱼转发韩国,出口到这个国家的数量几乎增长了1.5倍。此外,发往蒙古国和日本的农产品量也在增加。”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肉制品消费市场。长时间里,中国一直不允许俄罗斯产品进入。2018年11月,双方达成一致,俄产牛肉可进入中国市场。但猪肉出口仍然受禁,谈判在继续进行。 安德烈·达理诺夫向卫星通讯社指出,从销售禽类肉品来说,中国是非常好的伙伴。比如禽类副产品,其中包括鸡爪。在俄罗斯,此类产品基本不做食用,通常将之加工成肉骨粉。而中国人,甚至为其愿意付出比鸡胸脯肉还要高的价格购买。此外,俄罗斯生产的牛肉出口量也在快速增长。 中国生产和销售的食品应有尽有。尽管如此,外国厂商还是能够在这个市场上找到自己的位置,甚至在某些领域可处于主导地位。俄罗斯也不例外。 比如冰激凌,俄罗斯是中国前五大供应国。俄产豆油和葵花籽油占中国总进口量的30%多。在中国,不久前还将葵花籽油看成是异国情调,但现在,已将俄产葵花籽油看成是生态食品,当地贸易商甚至比豆油和菜籽油的出价还高。 中国人对俄罗斯的奶制品也很感兴趣,供应量在逐渐增加,覆盖的地域也越来越广。据悉,新西伯利亚的“西伯利亚牛奶”控股公司于11月份向中国发出首批天然牛奶。2018年,俄产禽类肉制品可进入中国市场是标志性的重要事件。安德烈·达里诺夫认为,俄罗斯农工综合体在继续推动本土企业产品进入中国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尽管一切并非易事。 他说:“关键点在于,中国本身是加工业非常发达的农产品市场,也在积极出口高附加值产品。比如,在世界鱼类产品出口排名中,俄罗斯仅居第38位,出口量为3.5万吨,但中国出口量是131.8万吨,从中可看出差距之大,中国期待俄罗斯的原材料,但俄罗斯也想将高附加值和工作岗位留在国内。解决问题的途径是谈判,中俄合作的多年经验表明,双方甚至有能力就最为复杂的问题也能找到妥协方案。” 在东亚国家专门从事俄产面粉、葵花籽油、燕麦和通心粉产品的北京“aleyka”公司经理叶琳娜·谢尔彼尼娜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指出,高生态性,是俄罗斯农产品的主要优势。“aleyka”品牌产品从2007年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她说:“俄罗斯产品生态性高的原因是,我国地域广袤,人口稀少。相应地,工业污染企业少。显然,在此条件下可种植生态类产品。随着中国人追求健康生活方式,以及支付能力的逐渐增强,包括来自俄罗斯的食品进口量也将增加。我认为,俄罗斯商品因价位低,将有更多的需求。” 谢尔彼尼娜认为,与中国伙伴建立的稳定关系,也在推动销售增长。中国很少有公司想通过与俄罗斯伙伴的一次交易来赚取利润,他们想长期合作。有些公司甚至已完全转向销售俄罗斯食品,并为此投入不菲的资金。 2020年新冠疫情年,大家可以暂停购买汽油,不再乘坐车辆出行,也不再去电影院和体育场,但却无法停止饮食。这意味着,作为世界黑土地储备第一的俄罗斯,有很好的机遇,巩固自己作为世界主要有机食品出口国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