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五大经济区-马来西亚馆-商友邦网
商友邦网,助力企业全球化,为企业出海领航。     帮企业找客户     帮客户找产品     帮产品找物流     商友邦网--商人的国度(Business friendly network--Businessman's kingdom)     凝聚"一带一路"企业力量,践行"一带一路"伟大倡议。     商友邦网,“数字丝路”开创者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我的商圈 | 客户中心 | 使用帮助   你好,   欢迎来到商友邦全球企业服务平台!
                                   
 马来西亚馆企业发布信息详细资料
视频展示区:
    
图片展示区:
点击此图放大
马来西亚馆企业名称: 马来西亚五大经济区 联系地址:
所属分类: 其它行业 联系电话/手机: 0
马来西亚馆企业简介:

五大经济发展区

  伊斯干达发展区(Iskandar Development Region,简称IDR) 2006年11月正式启动,涵盖马来半岛南部柔佛州的新山、哥打丁宜和笨珍等数个地区,与新加坡隔柔佛海峡相望,占地面积2217平方公里,人口约135万。根据发展规划,新山、努沙加亚、西大门发展区、东大门发展区以及士乃-士古来地区等五个区域被确定为功能不同的重点发展区域。其中,新山和努沙加亚两个区域还被确定为可以实行智能快速过境卡的首批自由出入区,以吸引外国公司特别是新加坡公司在IDR设立办事机构。IDR的管理机构为伊斯干达发展区管理局(Iskandar Regional Development Authority,IRDA)。

  从2006至2011的6年中,IDR累计投资额高达847.8亿马币,其中60%(506.4亿马币)为国内投资,40%(341.4亿马币)为外资。目前,发展区第一阶段各旗舰计划大部分已完成,迈入计划的第二阶段。主要目标是加强地区性合作,改善发展区周边的交通体系。

2012年3月,马总理纳吉布宣布,政府将在2012至2020年间,在IDR推动及落实59项发展计划,预计可吸引约1400亿马币的国内外投资,创造6.8万个就业机会。

  北部经济走廊(Northern Corridor Economic Region,简称NCER) 2007年7月正式启动,直至第12个马来西亚计划结束的2025年,涵盖马来西亚半岛北部的玻璃市、吉打、槟城和霹雳四州,人口429万。重点是该地区农业、制造业、旅游业、物流业的革新与发展。根据该计划,马将在2015年前筹集并投入1770亿马币资金,其中三分之一的资金将来自政府,其余依靠私人界,包括私人融资计划(PFI)。时任总理巴达维成立了一个由他领导的北部走廊发展执行委员会(NorthernCorridor Implementation Agency, NCIA),负责监督和推动该项经济走廊计划的实施。

  2011年底,北部经济走廊推出“走廊及城市实验室”计划,拟与私人界合作,选定 26 个项目,争取在 2025 年前为GDP贡献 174.6亿马币,吸引 270.2 亿马币的投资。该计划涉及农业、制造业、旅游业等,将为北部各州创造7 万个就业机会。“

东海岸经济区(East Coast Economic Region,简称ECER) 2007年10月正式启动。该经济区涵盖了马来西亚半岛东海岸的吉兰丹、登嘉楼和彭亨3个州以及柔佛州的丰盛港地区,占地面积66,736平方公里,人口约390万。该计划将持续12年,计划到2020年吸引投资1120亿马币,并为该地区创造56万个新的就业机会。马政府初期将投入60亿马币资金。旅游业,油、气及石化产品,制造业,农业和教育业将成为发展重点。马政府还成立了东海岸经济区发展理事会(East Coast Economic Region Development Council, ECERDC),以支持该计划的开展。

  沙巴发展走廊(Sabah Development Corridor, 简称SDC) 2008年1月正式启动。该计划拟用18年时间,吸引1050亿马币外资,创造90万个就业机会,使沙巴州国民生产总值增加4倍到632亿马币,失业率从目前的5.8%降至2025年的3.5%。马政府初期将拨款50亿马币,主要用于提升州内基础设施建设。SDC分为西部、中部和东部三大区域,主要发展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三大领域,以发展高附加值产品、实现经济发展和分配的均衡、确保可持续发展为三大目标。马政府成立了沙巴经济发展执行局(The Sabah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vestment Authority, SEDIA),以吸引外来投资,支持该计划的发展。

  沙捞越再生能源走廊(The Sarawak Corridor of Renewable Energy, 简称SCORE) 2008年2月正式启动。该走廊覆盖沙捞越州中部地区,包括民都鲁、加帛、诗巫、沐胶及泗里街,占地面积70,709平方公里,占沙捞越州土地总面积的57%,人口超过60万。该走廊的发展核心是能源资源,尤其是水力发电、煤炭及天然气。该走廊计划在2008年至2030年的23年期间,共吸引投资3340亿马币,并为沙捞越州创造160万个就业机会。马政府成立了区域走廊发展机构(Regional CorridorsDevelopment Authorities, Recoda),作为一站式处理沙捞越再生能源走廊发展事务的机构。

东盟东部增长区(BIMP-EAGA,BruneiDarussalam-Indonesia-Malaysia-Philippines East ASEAN Growth Area)

  增长区范围 涵盖文莱全境,印尼的东加里曼丹省、西加里曼丹省、中加里曼丹省、南加里曼丹省、北苏拉维西省、南苏拉维西省、中苏拉维西省、东南苏拉维西省、马古鲁省以及伊里安省,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州、沙巴州和纳闽联邦直辖区,菲律宾的棉兰老岛和巴拉旺省。总面积达156万平方公里,人口5500多万。

  特点 这一地区地理相邻,经济、宗教和文化联系密切,穆斯林人口集中,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贫困居民比例较大,属欠发达地区。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其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储藏量巨大。区内主要经济为与农产品相关工业、资源基础工业和旅游业。制造业以农产品和资源的初级加工为主,旅游业具有很强的自然景观优势。

  增长区成立为整合该区域资源,促进区域内贸易、旅游和投资,加快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由时任菲律宾总统拉莫斯首先提出“增长区”概念,随即得到马印文三国领导人的积极响应,于1994年3月成立。

  组织结构  增长区作为东盟东部次区域的合作组织,由签约国家部长会议、高级官员会议、国家秘书处、工作小组、增长区商业委员会以及增长区促进中心组成。增长区的运行机制特点是成员国家各自并行,国家之间通过部长级会议、高级官员会议、国家秘书处会议沟通。增长区促进中心负责日常的工作联系。

  中国与增长区合作关系  自2003年以来,温家宝总理多次表示中国愿帮助东盟东部增长区发展,受到增长区国家领导人的普遍欢迎。2005年9月,在文莱举行的增长区会议决定与中国建立合作伙伴关系。2005年12月,在马召开的东盟增长区会议上,中国正式成为东盟东部增长区的发展伙伴,开辟了双方合作的新渠道。2006年10月,在中国广西召开的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发表的联合声明指出,鼓励中国与东盟在支持次区域开发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包括在东盟东部增长区等地区开发经济合作区。2009年11月13日,中国与东盟东部增长区四国签署了《经济合作框架》。